
萧谦中(1883-1944),原名萧愻,字谦中,号龙樵,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山水画家,与萧俊贤并称“二萧”,是京津画派的重要代表之一。他的艺术风格融合传统与创新,在近代画坛占有独特地位。萧谦中书画成交记录 他的多幅书画作品成交数据成功入住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。
一、萧谦中的艺术特点
1. 师承与技法渊源
传统根基深厚:早年师从姜筠,学习清初“四王”(王时敏、王鉴、王翚、王原祁)的笔墨技法,尤以王石谷(王翚)为宗,注重皴擦点染的细腻表达。
借鉴石涛与龚贤:中年后转学石涛的豪放笔意与龚贤的积墨法,画面逐渐由工致转向浑厚苍茫,形成“黑、密、厚、重”的独特风格。
融合写生与写意:虽以传统山水为主,但注重观察自然,部分作品融入写生元素,布局疏密有致,意境深远。
2. 笔墨与设色特点
积墨法的创新:善用层层积染的墨法,画面层次丰富,墨色浑厚而不滞浊,尤其擅长表现山石的体积感和云雾的氤氲之气。
设色淡雅与浓烈并存:早期作品多浅绛设色,清雅秀丽;晚年喜用青绿重彩,色彩对比强烈,但整体仍保持文人画的雅致格调。
构图恢弘:画面常以高远、深远法布局,山势雄奇,林木葱郁,兼具北派山水的壮阔与南派笔墨的灵动。
3. 艺术地位
萧谦中在民国画坛被视为“传统派革新者”,既延续了文人画传统,又通过笔墨创新赋予山水画新的生命力,影响了后来的李可染等画家。
二、收藏价值分析
市场表现
拍卖行情:萧谦中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属于中高端价位,精品山水立轴或手卷成交价常达数十万至数百万人民币。例如,2021年北京保利秋拍中,其《青绿山水通景四屏》以632.5万元成交,创个人纪录。
流通量:存世作品较多,但精品稀缺,尤其是晚年成熟期的大尺幅积墨山水最受追捧。
2. 收藏价值驱动因素
艺术史定位:作为京津画派承前启后的大家,其作品具有学术研究价值,被多家博物馆(如中国美术馆、天津博物馆)收藏。
审美独特性:浑厚苍润的积墨风格在近代画坛独树一帜,契合当代藏家对“笔墨深度”的追求。
投资潜力:相比张大千、齐白石等顶尖大家,萧谦中作品价格仍处价值洼地,长期持有或有升值空间。
3. 收藏建议
侧重晚年精品:以1920-1940年代成熟期作品为佳,注重笔墨层次与完整度。
鉴别真伪:其款识多用行楷,笔力遒劲,印章常见“萧愻之印”“龙樵”等;伪作常因墨法层次单薄或结构松散露破绽。
萧谦中的艺术价值在于将传统笔墨与个人创新结合,创造出沉雄浑厚的山水意境。其作品兼具艺术性与历史性,适合中长期收藏。对于投资者,建议关注来源清晰、出版著录过的精品;对于爱好者,则可从中小尺幅作品入手,体会其积墨技法的精妙。随着近代书画市场的升温,萧谦中的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
2025.4.15